汉字"锴"的解析与使用指南
一、基础信息
汉字"锴"(kǎi)属左右结构,总笔画23画,部首为"钅"。其规范写法为:
部首 | 钅 |
右部 | 介 |
二、读音与字形
1. 标准读音
现代汉语规范读音为kǎi,与"拐"同音。古音中曾读作kuài(如《广韵》注音)。
2. 字形演变
- 甲骨文:象形表示金属加工工具
- 金文:添加"介"部表意
- 小篆:定形为现有字形
三、语义解析
1. 本义
指古代金属工匠使用的锏状工具,后引申为金属加工行业。如《天工开物》载:"锴工专司锻打银器"。
2. 现代引申
- 作为姓氏使用(全国约2000人)
- 在机械制造领域作专业术语
- 网络用语中表"错误"(非正式用法)
四、文化应用
1. 姓氏研究
据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,该姓主要分布于:
- 河南(占41%)
- 山东(占28%)
- 河北(占15%)
2. 行业应用
领域 | 使用场景 |
---|---|
冶金 | 描述特定锻打工艺 |
机械 | 指代专用工具 |
语言学 | 作为构字部件研究 |
五、相关文献
- 《汉字构形学新论》李学勤
- 《中国姓氏分布地图集》国家民委
- 《古代金属工艺文献汇编》文物出版社